slogan

以佛法自利,以佛法利他,不忘研修,不忘分享.

星期四, 六月 18, 2015

4 年的大学生涯:一篇献给理工佛学会

 
      传闻法师曾这么说,“不可思议”这个成语的意思指的是一件事情,如此微妙到我们无法用思考来想象,无法用语言去形容。比如说,闻法时的喜悦,开始修行的因缘。而如今,却要尝试将那股不可思议,化为在键盘上跳跃的十指,弹出文章。

感动 
      从小到大,生长在很平凡的家庭里,妈妈是虔诚的佛教徒,日日诵经,念念不忘祈求菩萨保佑一家人顺利、平安。初中时期,往往伴着光碟唱诵着经文起床,却不明白。高中时期,曾经看过某个中国电视台访问净空法师的视频系列,那时对佛教有了比较“入世”的看法。毕竟在很普通的成长环境下,对佛教的印象只停留在很一般的诵经、法会与供佛而已。但那个印象其实并没有留下很深的烙印,直到,进入大学校园。

      原本是抱着开拓视野,增加兴趣的心态,而加入了许许多多的团体。所以当时真的什么都参,包括小草颂(音乐创作/演绎)、机器人工程学会(科技/工程)、华协(活动筹办),我都都出现。还记得那时报名参加了佛学会的迎新营,就这样步行上了法宝山。营中发生的事大都忘记了,除了两件,其中一件是这样发生的:

      上山后遇见一群当时还不认识的、已经毕了业的学长,上山来当外护,护持佛学会的迎新营。然后不知为什么,就目睹了学长在大殿销假的那一幕。学长礼佛时虔诚、庄严的举动,对我有很深的震撼 —— 是什么让一个人可以在简单的动作中,透露出对宗教这么深沉的、平和的信仰和情操?其中的答案,其实直到很后来才自己体会到。

      过后,因为佛学会里有宣传刚从社区计划转型的善培计划,所以我就自己大胆去报名了,然后被录取了。在善培的那前半段期间,感觉上有很多磕磕撞撞,暂不说。之后在 1st year,乃至到 2nd year 1st sem的大学生活里,我都只是与佛学会保持若即若离的心态。毕竟,当时参与的活动很多种,一直都没有把自己想要的取舍好,所以也常常因活动撞期而出现各种状况。而且当时候还记得去佛学班时,很多内容都是懂非懂这样,听了过后并不记得多少。甚至到了 1st year 暑假去参加全国大专佛青生活营时,因为种种缘故无法很好的吸收营中上课时的学习。

      但是可以说,那段期间虽然并没有所谓“对佛法全面的认知”,但是那一年的熏习至少让我对正信佛教有基础上的了解,也认识了几个佛法中的特别词汇。1st year 的时候只在考试期间才去了那么一次读书会,所以在 2nd year 时便开始常常出席,以期增加自己对佛教的了解。那段期间便是不断地熏陶,然后不知不觉中,到了 2nd year 后期,开始比较能够明白佛学班上讲师们所分享的内容,并且自己尝试去融会贯通。到了大暑假去,参加了全营时,也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在课堂上比较专心听课记录了。托维杰的帮助,从六入、五蕴上也开始一窥佛教的世界观。

      不过,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在全营后的全国大专佛青协调委员会会议以及全国大专佛青思想工作营里,比较清楚看到佛教走进社会与生活的一面。其中,在全思里,接触了其他大专的学长们,在不一样的环境下也开始对毕业后的学佛方向与平台有一点点的思考。甚至到后来的善培闭幕后培训,也暂时期许自己回到佛学会继续学习,毕业后也要再找有助于继续学佛的环境。

      所以,到了 3rd year ,除了继续出席佛学班来温故知新以外,读书会里也从认识正信的佛教,开始转向全面的了解佛法。除此之外,也在修习上,特别会回到自己去,也就是说会对一切所学习到的东西去思考,其背后可能要带出的含义,以及如何让所学的对自己有所帮助。进入 4th year 时,因为在 internship 期间参与了在槟城妙香林佛学院的研讨营,接触了印顺导师的其他著作,也开始去涉猎其他祖师大德的论释和其他文学作品。虽然很多时候只是浅浅地去看一看,但是发现到法海真的真的如此浩瀚。

      回到之前提到的问题:是什么让一个人可以在简单的动作中,透露出对宗教这么深诚的、平和的信仰和情操?我想,它是看到“法”的感动,而有所显现的。大学四年里,只在宝山外围兜兜转转,从不知道其中的奥妙到发现到不同的门道,从懵懂地一路熏习到初步学习评断与思考,学习时间与分享;它会看起来是一条先难后易的路,毕竟在前期必须先打好基础,才比较方便深入修学。而从不断地修学中,发现自己不断地进步,感受到佛法的“善”与“真”。

      希望,这份感动,能长住在三宝弟子心中,让正法,久住世间。 

感恩 
      从小到大,生长在很平凡的家庭里,妈妈是虔诚的佛教徒,日日诵经,念念不忘祈求菩萨保佑一家人顺利、平安。初中时期,往往伴着光碟唱诵着经文起床,却不明白。直到,进入大学校园。

      原本是抱着开拓视野,增加兴趣的心态,而加入了许许多多的团体。所以一开始,参与佛学会的迎新营,加入第26届善培计划,只不过是为了找个不一样的环境窥探,就好像旅人行走天涯,路过不同地方一样而已,从来没有会停下脚步的打算。但学长们的热诚,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的脚从路过宝山的大门转个方向,而迈入了宝山之中。

      您看过学长们大学第四年忙着 final year project,却还是义无反顾地出席佛学会活动,只为了让自己和学弟妹能够多一点学佛的因缘吗?他们的名字,叫作国强、炽洲、俊强。您看过学长们Facebook 上,哪怕自己熬夜,只要一 scroll 到你还在线上埋头苦干,就会过来 kacau 你说“早点睡”,“顺便”嘘寒问暖的吗?他们的名字,叫作祺栋、晋辉。您看过忙到不可开交的学长,已经分身乏术无法出席活动了,却还坚持把脉住佛学会的动态,只为了确保学弟妹们还在对的方向,随时准备拉他们一把;哪怕他们清楚,这样的关怀方式,永远不会让当事人知道?他们的名字,叫作舒琳、翠瑛。您看过毕业了的学长,放工后马上搭一个小时来回的车程,只为了两个小时的佛学班分享,让学弟妹们一起学习吗?他们的名字,叫作祖威、俊利、雯妮、夏雯。

    还有那么多、那么多、那么多,我没提的名字,我忘记的巨人。从来没有经历过他们所经历的一切,所以当时的我,只种下一丝感动的种子,直到后来又后来。他们大可以随波逐流地撒手闭眼,就像“很多人”一样,走了一段路后,便离开;但他们没有。难免会有疑问,是什么让他们在这一方面上超越了他们的同学?学会的环境?朋友之间的感情?是的,这些原因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但最重要的,他们是为了“法”的感动而延续,对“法”的感恩而承担。我只是一个学弟而已,也不会是他们唯一关心,或者重点照顾的那一个。多少学期以来,多少其他的学弟妹,因为因缘的不具足,让他们的行动吃了闭门羹,却依然抹不了心中的那份行愿?

    这个时候,站在他们曾经走过的地点上,我心中将真诚的感恩与祝福,予以这些走在前面的师兄们。

承担 
      如果有人问,大学生涯乃至一生中最遗憾的是哪一点,一般人的回答永远都是他们没走过的路,没做过的选择。是的,我也是一样。但庆幸的是,我还有两年的时间,稍微弥补这缺憾。

      感恩佛学会,牵引了我加入善培计划的因缘;而善培计划,也将这分因缘画上一个 full circle,把我带回到佛学会里面。经历了前一份生命的体验,我希望当时在佛学会的我,至少比以前柔软了一点,圆融了一点。利行和同事的法侣之间,清楚为法而行;他们不吝啬对我的回馈与协助,只为让彼此在探索中更快地学习与成长。

      我们之间,各个学习的方式,都超不一样的;办事方式也没有很靠近 pun;甚至看事的角度,角棱分明;我们之间的距离,也因各自的学业而没办法拉得太近,但现有这个,坦白说也挺不错的。摩擦吗,谁没有;只是由于彼此都能理解对方的出发点,所以对对方的体谅,和弥补过失的行动,都来得很快,从不让负面的包袱,逗留得太久。

      拿督洪祖丰曾对大专佛青说:“你们每个人就像一块燃烧着的火炭,在那边发光发热,但一块炭是不够的,是会很快冷去灰掉;要找一堆火炭在一起烧,才会确保大家一起不退失,以其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句话,特别送给你们。愿我们以后在学佛道上,无论有无再见的因缘,都精进不已,直至各自的目标。


延续 
      亲爱的学弟妹们:我终于要毕业了。

      如果这些年来,行差踏错了什么,让您不愉快的话,我愿为每一次每一时,深深地恳求忏悔。即将分别的当下,应该来不及整理话头,只好靠这封函件略述点滴。如果要说对你们的忠告的话,应该只有三件事:

      第一,在您的心很疲累、很灰暗、很怀疑自己的时候,请记得莫忘初衷,并给自己一点点修复的时间。您能加入佛学会,踏上学佛修行的道路,是很多福报的显现(当然包括我自己的福报显现,所以谢谢您)。可是最初的那份福报,源自于您当时选择进来这座宝山的初衷。所以请您好好地呵护着它,给它和您自己彼此需要的时间、空间,还有其他因缘。包括成长,包括转变的因缘。慢慢的,您会在行动的时候,发现那么微妙的力量。确实很“微”,所以还需要你继续行动;但同时也确实很“妙”,因为您会发现当下您的生命已经契合了正法。

      第二,不管在学会的运作上,还是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生命点滴,未来应付学会、校园、乃至大环境的变迁时,希望您记得随缘外境、不变内心。比如说学会要承办新的活动,或者找您承担一些被认为合适的责任时,您或许可以问问自己:这件事有需要如此这般做吗?还有谁,愿意如此这般地难做能做,难行能行吗?如果两个答案您都能接受的话,放胆去。只要不偏离正法,学长们(不止我哦)都会给予祝福与配合。

      第三,在学佛的道路上,请您记得细水长流。继程法师曾写道,大专时期修学佛法一般只能求打好学习的基础;法智师父也说过,纵观历史,历代高僧与祖师大德都年事已高,那是因为法海浩瀚,学到能融会贯通时,已经过了数十载。不必急求利根顿悟,只要您当下继续熏习,保持那份微妙的力量,未来的成就一定不可思量。

 
      感恩释放因缘的护持,成就了我在理工佛学会的这一段因缘。其中的法喜,确实不可思议,到弟子发愿未来继续在这条路上长行久住。谢谢您们,愿您们福慧双修,法喜充满。


净恒  合十


---------------------------------------------------------我是分割线-----------------------------------------------

师兄的分享,虽然很长(真的很长),但我也看了两遍。感恩分享。^_^ 
能够参与佛学会成为大家庭的一分子是种福气,认识大家是种缘份。这几个星期因为考试所以没有读书会,感觉好像有点空虚,哈哈。我已把读书会当成是放松和获取正能量的环节了。当然还有增加对佛法的认识,学习。大家的一个小聚,闲聊,关心甚至顶嘴(互呛)就觉得很温馨了(就连在部落格的聊天室都....)。总之就是很warm就对了。 有点小离题了。

祝福师兄们,毕业快乐!=)记得在佛学会的美好回忆和感动。不记得,藏在心里就好。

最新留言